金門的戰地史話
金門風光,戰地之情
固若金湯,雄鎮海門
金門舊名浯洲,又有仙洲、浯江、滄浯等名。在明朝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,江夏侯周德興築千戶所城,以其「固若金湯,雄鎮海門」,得名「金門」。
根據考古資料顯示,大約距今六千年前,金門島就有活動的遺跡,從晉代五胡亂華,中原之士不甘臣服異族而南遷入閩,避居在金門島上。唐德宗貞元年間,泉州置牧馬區五處,浯為其一;宋朝為開發山海之利,設堰築埭,立都圖,劃金門屬同安縣轄。明朝設守禦千戶所,清朝置鎮總兵,皆用以防禦海疆;民國四年(1915年),金門始設縣治。
鞏固海防,戰地史話
自民國38年(1949年)國民政府遷台後,金門扮演了五十多年的戰地角色,成為台灣海峽兩岸軍事角力的戰場,並經歷了「古寧頭大戰」、「大二膽戰役」、「九三砲戰」、「八二三砲戰」及「六一七砲戰」。
在戰備時期的金門,軍民同胞共同經營戰地建設,今日所見林木翁鬱的戰備車轍道、散佈於田野間的反空降樁、位於道路中央的反空降堡、宏偉的地下戰備坑道、肅穆的海岸軌條砦阻絕設施等各種軍事防禦工事和偽裝設施,成為昔日冷戰的紀念碑,今日遊客拜訪的戰地歷史軌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