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门的战地史话
金门风光,战地之情
固若金汤,雄镇海门
金门旧名浯洲,又有仙洲、浯江、沧浯等名。在明朝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,江夏侯周德兴筑千户所城,以其「固若金汤,雄镇海门」,得名「金门」。
根据考古数据显示,大约距今六千年前,金门岛就有活动的遗迹,从晋代五胡乱华,中原之士不甘臣服异族而南迁入闽,避居在金门岛上。唐德宗贞元年间,泉州置牧马区五处,浯为其一;宋朝为开发山海之利,设堰筑埭,立都图,划金门属同安县辖。明朝设守御千户所,清朝置镇总兵,皆用以防御海疆;民国四年(1915年),金门始设县治。
巩固海防,战地史话
自民国38年(1949年)国民政府迁台后,金门扮演了五十多年的战地角色,成为台湾海峡两岸军事角力的战场,并经历了「古宁头大战」、「大二胆战役」、「九三炮战」、「八二三炮战」及「六一七炮战」。
在战备时期的金门,军民同胞共同经营战地建设,今日所见林木翁郁的战备车辙道、散布于田野间的反空降桩、位于道路中央的反空降堡、宏伟的地下战备坑道、肃穆的海岸轨条砦阻绝设施等各种军事防御工事和伪装设施,成为昔日冷战的纪念碑,今日游客拜访的战地历史轨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