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金門漫遊之旅(深旅行)
更新:2024-03-27
3萬
旅遊天數 2日遊
行程類型 城鎮古蹟、戰地風情、達人帶路
交通工具 自駕, 摩托車
遊程焦點
行程介紹
這次小Q提供的金門小懶人包,提供給想要去的朋友們參考一下 囉
●適合對象:老少、婦孺、親子、單車族、背包客
●旅遊天數:建議兩天一夜或是三天兩夜深度旅遊
●旅遊季節:四季皆可
●交通工具:自行車、機車、汽車
●行程類型:深度旅遊
●遊程規劃:
Day 1 (小金門)
松山機場→金門尚義機場→水頭碼頭→風雞→九宮坑道→鐵漢堡→貓公石濱海休憩區→湖井頭戰史館→沙溪堡→東崗沙灘→水頭碼頭→校長的家 (民宿)。
Day 2 (大金門)
珠山聚落→山兜仔社區→陳景蘭洋樓→ 花崗石園區→陳德幸洋樓→馬山觀測站→金門民俗文化村 →北山斷崖→得月樓→金水國小→翟山坑道→尚義機場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到金門一定要來住當地閩式建築的特色民宿,親身體驗一下金門的古香古色,才會有真正到金門的感覺!
金門有七大古厝聚落,分別為金城鎮的水頭聚落、珠山聚落、歐厝聚落,金湖鎮的瓊林聚落、金沙鎮的山后聚落、還有在金寧的南山聚落及北山聚落,目前珠山是金門閩南傳統建築保存最完整的聚落,尤其在金門國家公園長期以來的維護整修,重新整修為古厝民宿,提供給遊客不同的住宿體驗!
我們這次入住的是位於珠山聚落裡的校長的家,是金門少有的三落大厝整修而成,也是珠山聚落規模較大的建築之一,這裡真的好復古好美啊?太有特色了啦!
珠山是一傳統寧靜的小聚落,村人皆姓薛,以大宗宗祠與大潭為主軸建築依序配置在四周緩坡上並面向大潭,聚落形成到現在已經650餘年了??,走進這裡,就像是到了世外桃源,好像與世隔離了。
穿梭在古宅與古宅間的小巷,有一種穿越時空感覺,好喜歡這個純樸寧靜的小聚落
位於大潭後方的薛氏家廟建立於清乾隆 30 年(1768 年),經歷了數百年的滄桑,卻多了古樸的美感,紅磚赤牆是傳統閩式建築的象徵,有著吉祥朝氣的意涵唷~
薛氏家廟門神設計,看起來好傳神啊!
接著來到位於珠山聚落後方,這座是名為雞庵山的丘陵,民國後闢為珠山公園
有設置登山步道及涼亭,可以俯瞰整個珠山聚落
沿著步道越往上走視野逐漸開闊,約十分鐘可以步行到制高點
第一次走步道看的是這種古建築的景色,真是難以形容的感覺,很奇妙!
應該要換個裝才能融入這場景啊
到金門旅遊,除了古厝和風獅爺景點必去之外,還有許多洋樓更是不可錯過
逛完珠山聚落後,緊接著我們到了全金門最大的洋樓「陳景蘭洋樓」拍拍照
進入洋樓的廣場後可見雄偉之洋樓建築 ,典雅又莊嚴的白色建築令人印象深刻,簡直就是外拍的好景點
陳景蘭洋樓是由赴印尼、新加坡經商成功的陳景蘭所創建,樓房居高臨下,面對料羅灣海景,前方還有佔地約 25 公頃的金湯公園,景色壯闊、一望無際。
但完工不久,便爆發太平洋戰爭,陳景蘭先生因此再也沒返回過家鄉。
「以上取自玩全台灣旅遊網」
1949 年後陳景蘭洋樓被部隊徵用,連同前方的「金湯公園」改名為「官兵休假中心」在八二三砲戰時遭受砲彈的猛烈攻擊,洋樓損壞嚴重、殘破不堪,後民國 97 年經過修復後始再開放參觀。
「以上取自玩全台灣旅遊網」
一、二樓都有展覽館,展示著陳景蘭先生的事蹟以及國軍當時遺留的文物,一窺歷史的神秘面貌
二樓可以坐在前廊吹風、看海避暑,海風徐徐吹來,涼意十足呀
洋樓內參觀完畢後,位於洋樓外的金湯公園也可以來走走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舉著火把的自由女神像
自由女神像的簡介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!
在這種幽靜的小路騎著車,很容易就不小心被奇特的景色所吸引住...........再騎往下一個洋樓的路上,KEN 看到了馬路旁的指標寫著花崗石園區,就照著指標一路騎進去........經過花崗石醫院後...... 整個陰森森的 FU 超可怕的
騎了約十分鐘的路程,穿越層層小徑~~~~~~(冒險因子再度上身)
盡頭是荒廢已久的營區,根本沒人會來,只有我們兩個神經病才會來吧!XDD
停好車,往裡面走,放眼望去全是滿滿的花崗石,很特別的景觀~
美麗的海灣配上滿滿的花崗岩,若是天氣好的話一定非常漂亮!
很喜歡這種居高臨下的 FU,常常我們就是這樣亂闖才會發現意外的美
探險之旅結束後,還是要回歸正軌!準備找洋樓去....
陳德幸洋樓由出洋新加坡的陳德幸所興造,建於 1926 年,也開啟金東興建洋樓的風氣。
這棟洋樓因年久失修,人去樓空後,雜草藤蔓佔據了洋樓好長一段日子,還好後來有人重新整理過才比較乾淨一點,跟陳景蘭洋樓的潔白建築比較起來滄桑許多,也幾乎沒有什麼遊客,終於不用人擠人了!
從陳景蘭洋樓騎車過來大概二十分鐘,有空的朋友可以順道過來看一下唷~
金門田野的鄉間小路,一片綠意盎然,整個心情都愉悅起來了
每至秋冬時間,約 9~11 月,大片的高粱成了金門的特殊景觀
這季節來到金門旅遊,不仿放慢步調漫步在田野小徑中吧!
金門真的太多點跑不完耶!
悠閒的吃個午餐已經下午三四點了,繞著繞著又到閩式建築的地盤了
來金門就是要來山后民俗文化村走走,這裡是當地習稱的「十八間」,為 18 棟閩南古厝組成的聚落,當時特聘唐山師傅施工建築,據聞歷時 25 年才完工,直到 1995 年政府納入金門國家公園範圍,同時也是金門地一個開放式觀光景點聚落
而今日的閩式古厝大致維持舊貌,目前園區裡仍有後人居住在此,有些則改成民宿經營開放遊客入住,參觀時記得輕聲細語、放慢腳步,別像小 Q 一樣闖到別人家裡面了 ~
藉由參觀可看到不同的建物內主題,展出先民文物,幫助我們這群遊客深入了解金門過去的歷史!!
漫步於花崗岩與紅磚鋪成巷弄間,彷彿回到60年代,好酷!
原本預計要把安排的行程走完,但這次兩天一夜的時間要玩大小金門真的不夠啊~~~~(剩下這些地方沒去到,北山斷崖→得月樓→金水國小→翟山坑道)
金門真的很好玩,和台灣本島的風景完全不一樣
長期居住在充滿高樓大廈又緊湊的生活
來到這裡放慢步調,古蹟、古厝,盡收眼底,這些老舊建築很令人大開眼界
下次來要更深入探索金門古文化,一起尋找歲月的痕跡,然後把全部的風獅爺都拍回來!
本文出處:深 ‧ 旅行_One Trip
▌大金門‧私房旅遊景點 ▌DAY2大金門漫遊之旅:【珠山聚落、山兜仔社區、陳景蘭洋樓、 花崗石園區、陳德幸洋樓、馬山觀測站、金門民俗文化村 、北山斷崖